淮阴侯庙三首 其二

兔死从来狗亦烹,楚亡安得有韩彭。
封留便约赤松去,已愧当年鲁两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历史上功臣不得善终的悲剧,以及智者如何选择全身而退。

第一句"兔死狗烹"用打猎比喻:猎物抓完了,猎狗就被煮来吃——就像刘邦得了天下后,韩信、彭越这些功臣都被杀害。第二句直接说:楚国都灭亡了,韩信(韩)、彭越(彭)这些楚汉名将怎么可能保全?

后两句用张良的故事作对比:张良帮刘邦打天下后,只要了个小爵位(封留侯),早早跟着神仙赤松子隐居去了。最后诗人惭愧地说:比起当年批评刘邦的两位鲁地书生(鲁两生),张良的选择更明智,但终究还是不够清高。

全诗用历史故事告诉我们:为帝王卖命难有好下场,真正的聪明人懂得功成身退。诗人既同情韩信等人的遭遇,也委婉批评了张良未能彻底远离权势。这种对权力游戏的清醒认识,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俞德邻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