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钓台垂钓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自由隐逸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首联“老去逃名何所为,渔蓑常向水云披”是说:年纪大了,不再追求名声,只想披着蓑衣,在云水之间自由自在地生活。这里“逃名”指远离世俗名利,“水云”象征自然与超脱。
颔联“竿头高挂一轮月,泽畔轻移百丈丝”写垂钓的场景:钓竿上挂着一轮明月(可能是比喻鱼钩如月,也可能是夜晚垂钓),在湖边轻轻移动长长的钓线。这一联画面感极强,展现了隐士悠然自得的心境。
颈联“烟雾直寻巢父乐,江湖无复子牟思”用了两个典故:巢父是上古隐士,拒绝做官,宁愿放牛;子牟是战国时人,虽身在江湖却心系朝廷。诗人说,自己像巢父一样享受隐逸之乐,不再像子牟那样对仕途有所留恋。
尾联“不知严濑谁能似,十里龙湾九曲池”提到严光(东汉隐士,曾在富春江垂钓),意思是:如今还有谁能像严光那样超脱?眼前只有蜿蜒的河流和幽静的池塘相伴。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垂钓的场景和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疏离。它告诉我们:人生不必追逐虚名,回归自然、享受内心的宁静才是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