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云楼

会稽之山郁嵯峨,若耶之水清阳波。
王家高楼入霄汉,绿水青山佳致多。
看山长傍雕阑立,衣袂不知空翠湿。
八窗潇洒绝红尘,卷帘直放流云入。
四时云雾宿檐楹,玉宇寥寥灏气清。
手援北斗天枢近,歌动银河织女惊。
海波翻霞初日晓,空明迥接扶桑表。
青鸟西飞呼不来,瑶池坐见蟠桃小。
越王台空啼鹧鸪,范蠡扁舟隔五湖。
东山人去风流远,秦望雨来烟树孤。
德佑平章遗旧业,子孙流传今七叶。
乔木阴阴世泽深,文献足征光煜耀。
朅来从仕寓京师,谒我求赋新楼诗。
杜陵右臂偏枯久,展卷长吟两鬓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抗云楼》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以及它周围壮丽的山水景色,同时融入了历史典故和人生感慨。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山水与楼阁的壮美 开头写会稽山巍峨高大,若耶溪水清澈荡漾。王家建造的高楼直插云霄,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趣。诗人站在雕栏边看山,衣服都被山间的雾气打湿了,可见楼之高、景之幽。楼阁的窗户敞开,仿佛能直接让流云飘进来,显得超脱尘世。

2. 登高望远的奇幻感 楼阁四季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诗人想象自己伸手就能碰到北斗星,歌声甚至惊动了银河边的织女。清晨时,霞光映照海面,远处的扶桑(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仿佛近在眼前。这些描写充满浪漫色彩,展现了楼阁的高耸和视野的开阔。

3. 历史与人生的感慨 诗中提到越王台、范蠡、东山人等历史人物和典故。越王勾践的霸业已成过去,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东晋谢安(东山人)的风流也已远去。这些历史变迁反衬出自然山水的永恒,而人世繁华却如烟云易散。

4. 家族传承与个人境遇 最后提到楼主人家族世代显赫,文化底蕴深厚。而诗人自己虽在京城为官,却已年老体衰(“杜陵右臂偏枯久”指手臂不便,暗喻才华受限),只能通过写诗抒发感慨,鬓发斑白,流露出淡淡的无奈。

全诗的精髓: 通过描绘抗云楼的宏伟和周围景色的壮丽,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借历史兴衰和自身境遇,暗含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高楼既是实景,也象征超脱尘世的理想,而历史的穿插又让诗意更加厚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