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壮阔景象和豪迈心情,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之美的赞叹。
开篇用"江外三千里,城头百尺台"勾勒出宏大的空间感,仿佛站在高处俯瞰千里江山。接着"神都瞻宝阙,星斗切瑶魁"将视线转向都城,把人间建筑与天上星辰相连,展现出一幅天地交融的瑰丽画面。
中间部分通过"风阔春襟快,云披晓月开"等句,生动表现了登高时的畅快感受。春风拂面,云开月现,这些自然景象让诗人胸怀开阔。随后"山川增气象,栏槛出尘埃"进一步升华,写出山川因人的登临而更显壮美,栏杆仿佛超脱尘世。
最后"天际横归雁,林梢露出槐"转入细腻观察,归雁横空,槐树新芽,这些细节为壮阔画面增添了生机。结尾"喜逢冠盖客,半是日边来"点出与达官贵人相逢的喜悦,暗示自己身处高位,视野开阔。
全诗以空间递进的手法,从远及近,由大到小,既有"三千里"的宏大视野,也有"林梢槐"的细微观察,将登高望远的快意与豪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的交织,展现出一个超然物外却又心系人间的精神世界。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