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川柳浦斜眺

烟墟翼层壑,岩阴生暝色。
柳际斜阳来,徘徊望安极。
披襟挹清风,搴木值嘉息。
坐久山月升,情景俱相得。
嵇康非养生,谢安有高识。
歌啸振空林,归骖苦追逼。
眷言期重来,何必云间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在洪川柳浦眺望的宁静画面,同时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开头四句写景:远处的村落笼罩在烟雾中,山岩背阴处渐渐暗下来,夕阳的余晖穿过柳枝,诗人徘徊远望,不知尽头在何方。这里通过“烟”“暝色”“斜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中间四句写诗人的感受:他敞开衣襟感受清风,拨开草木发现美好的气息,久久静坐直到山月升起,内心与景色融为一体。这里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闲适心境,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后六句转入议论:诗人提到嵇康(魏晋名士,追求自由)和谢安(东晋名相,胸怀韬略),认为不必像嵇康那样刻意追求养生之道,也不必像谢安那样追求高远的志向。他在山林中放声歌唱,但归程的马儿却催促他离开,于是诗人期待下次再来,何必非要像飞鸟一样高远呢?

整首诗的核心是:在自然中寻找宁静与自由,不必刻意追求世俗的功名或超脱,享受当下的闲适与美好才是最重要的。语言清新自然,写景与抒情结合,既有画面感,又透露出淡泊洒脱的人生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