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的精神境界和深远影响,用自然景物作比喻,读来既庄重又充满禅意。
首联"道韵如山重,冰怀有纪纲"用大山比喻高僧的德行厚重,用冰的清透比喻他内心的纯净与自律。这两句勾勒出一个德高望重、严于律己的修行者形象。
颔联"一拳成活业,千古更无双"很精妙。"一拳"可能是双关,既指高僧的某个具体动作(比如击掌或结印),也暗喻他简洁有力的修行方式。"活业"指有生命力的修行成果,说他的成就是千古独一份的。
颈联"松竹森森老,云山叠叠长"用松竹的苍劲和云山的连绵,既写实景又暗喻高僧的精神长存。松竹代表坚贞品格,云山象征修行境界的深远。
尾联"洛阳无限意,对此一炉香"最有味道。诗人站在高僧塔前,看着袅袅香烟,心中涌起无限感慨。"洛阳"可能指代繁华尘世,与清净的修行形成对比,也暗示高僧的影响力远播。
全诗通过具象的自然景物,把抽象的精神境界写得可感可触。没有直接说教,但每个比喻都让人感受到高僧的德行和影响力。最后那炉香尤其巧妙,把诗人的敬仰、追思和感悟都融在烟火气里,余味悠长。
释昙华
释昙华(一一○三~一一六三),号应庵,俗姓江,蕲州黄梅(今属湖北)人。年十七于东禅寺去发。首依随州水南遂禅师。历谒湖南北、江东西诸老宿。至云居,礼圆悟禅师。入蜀,往见彰教绍隆,侍隆移虎丘。辞游诸方,初分座于处州连云寺,继住处州妙严寺。孝宗隆兴改元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六世,虎丘绍隆禅师法嗣。有宋守铨等编《应庵昙华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宋李浩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