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

月寒蟋蟀鸣,独向空庭步。
金井双梧桐,花上有清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冷月夜里的孤独漫步,通过几个简单的自然意象传递出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情感。

"月寒蟋蟀鸣"开篇就营造出清冷的氛围——寒冷的月光下,只有蟋蟀的鸣叫声。这种以声音反衬寂静的手法,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孤独。

"独向空庭步"直接点明主人公独自在空旷庭院中踱步的状态。"独"和"空"两个字的运用,强化了孤独感。

后两句转向视觉描写:"金井双梧桐"中,"金井"指装饰华美的井栏,"双梧桐"成对出现却更反衬人的形单影只;"花上有清露"这个细节描写,晶莹的露珠暗示时间已到深夜,也隐喻着无人欣赏的美丽。

全诗妙在看似平淡的描写中蕴含深沉情感。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寒月、虫鸣、空庭、孤影、夜露这些意象,让读者自己体会那份深夜独处的寂寞。梧桐成双与人物独行的对比,清露无人欣赏的遗憾,都在不言中透露出淡淡的哀愁。

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中国古典诗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典型体现,用最精简的语言唤起读者最丰富的感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