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洪水泛滥时的景象,并借此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患与决心。
开头两句写洪水泛滥的场景:回望四周,水雾弥漫,天色阴沉。这里用"苍茫"和"层阴"营造出压抑的氛围,暗示灾情的严重性。
中间四句表达了双重担忧:既担心城墙只剩三版高度(形容水位极高),又忧虑修筑堤防要耗费巨资。诗人用"斗牛"(星宿名)来形容高涨的水势几乎要触到星空,而"璧马"(古代祭祀用的玉器)沉入水中,暗示连祭祀都顾不上,突出灾情的紧迫性。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诗人明知汝水直通大海(暗指灾情难以控制),却仍要像古人"蹈海"(投海明志)那样,表达自己抗击洪灾的决心。这里的"蹈海心"不是真的投海,而是展现一种不畏艰险的担当精神。
全诗通过洪水意象,既写实又象征,将自然灾害与家国忧患融为一体,最后落脚在诗人的责任担当上,展现了传统士大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