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杂事诗 其一百五十九

玉箫声里锦屏舒,铁板敲停上舞初。
阿母含辛儿忍泪,归来重对话芝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日本传统歌舞表演的场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表演者台前幕后的心酸。

前两句用声音和动作勾勒演出开场:玉箫声缓缓展开锦屏(舞台布景),铁板敲击声停下时舞蹈正式开始。"舒"字让舞台布置像画卷般舒展,充满仪式感。

后两句笔锋一转,聚焦表演者母女。台上光鲜的舞者,台下是强忍泪水的女儿和满心酸楚的母亲。"含辛""忍泪"四字道尽艺人生活的艰辛。演出结束后,母女俩回到家中,只能通过谈论戏剧("芝居")来排解苦闷。

全诗用"声—景—人—情"的递进结构,在热闹的表演背后,揭示了艺人风光表面下的生存压力。最打动人的是"归来重对话芝居"这个细节——明明刚结束表演,回家却还要靠谈论戏剧来转移情绪,这种循环暗示了她们难以逃脱的生活困境。诗人通过这个微小场景,让读者看到传统文化传承者不为人知的付出。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