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

天涯亦有穷愁日,病里翻多故国思。
腊冻岭梅难索笑,春迟宫柳未舒眉。
浮灰不送囊中赋,弱线还添鬓上丝。
强自登楼望云物,四方忧隐尚边陲。

现代解析

这首诗《至日》写的是诗人在冬至时节的孤独与忧思,情感深沉而细腻。

首联“天涯亦有穷愁日,病里翻多故国思”直接点明主题:诗人漂泊在外,到了冬至这天,愁绪更深,加上生病,更加思念故乡。这里的“穷愁”不是指没钱,而是指愁苦到了极点。

颔联“腊冻岭梅难索笑,春迟宫柳未舒眉”用自然景物烘托心情。寒冬腊月,岭上的梅花冻得难以绽放笑容(“索笑”指求梅开颜,古人常以梅拟人);宫中的柳树也因春天迟迟不来,还没舒展嫩芽(“舒眉”形容柳叶初生)。这两句表面写景,实则暗喻诗人内心的压抑和苦闷。

颈联“浮灰不送囊中赋,弱线还添鬓上丝”进一步写愁绪。“浮灰”可能指香灰或尘埃,暗示时间流逝,但诗人囊中的诗赋(才华)无人赏识;“弱线”指冬至后白天渐长,古人用“添线”比喻日子变长,但诗人却感叹自己又添了白发,年华老去。

尾联“强自登楼望云物,四方忧隐尚边陲”写诗人勉强登楼远望,看到风云变幻,心中仍担忧边疆战事。这说明他虽自身困苦,却仍心系国家安危,体现了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

整首诗以冬至为背景,通过景物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表达了诗人漂泊的孤寂、对故乡的思念、对年华老去的无奈,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语言含蓄深沉,情感真挚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