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祥瑞的农耕场景,用象征手法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生。
前四句以"青龙入湖"的意象开篇,用神话色彩渲染了震泽(太湖)地区风调雨顺的景象。"民胥生"直接点明百姓安居乐业,"道得国"暗示治国之道得以实现,展现太平盛世的图景。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先写春耕时振奋的劳动号子("振太白"指农具声响),再写秋收时宁静的丰收场景。"始用牡"到"徐用止"的转变,生动表现了从春种到秋收的完整农事周期。
最后两句将视线转向高耸的吴山,说要把这些功绩铭刻在山石上。这种"立碑记功"的结尾,既突显了对劳动成果的珍视,又赋予全诗庄严的历史厚重感。全诗用简练的意象串联起自然、农耕、治国三个维度,展现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中"天人合一"的朴素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