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郑廷举及其伯氏廷瑞

我行出天台,群山秀如舞。
大江忽中开,金汤踞深阻。
地势抱鳌颔,人家缀蜂户。
东南有秀气,天地此融聚。
眼中识郑君,精粹产兹土。
元方亦俊拔,眉秀长鬣古。
严君鹤发新,诸郎凤毛吐。
郑君爱敬客,灯火听夜雨。
剧谈隐民瘼,开口见肺腑。
方今生民困,子亦念此否。
努力树明德,非子不与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天台山一带的见闻,重点刻画了郑廷举一家的风采,并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开篇用生动的比喻写景:群山像跳舞一样秀美,大江突然从中间劈开,地势险要得像金城汤池。这里既有"鳌颔"(大鳌下巴)般奇特的地形,也有"蜂户"(蜂巢般密集)的人家,展现出东南地区独特的山水人文。

中间部分聚焦郑家人物:郑廷举气质纯粹,他的兄长(元方)相貌俊朗,父亲白发如鹤,几个儿子都像凤凰羽毛般出众。郑君热情好客,在夜雨中与作者促膝长谈。他们讨论民间疾苦时坦诚直率,能感受到真心实意。

最后转入现实关怀:作者直接问郑君是否关心百姓困苦,并勉励他培养美德,表示"只有你值得我这样推心置腹地交谈"。这里既有对朋友的期许,也暗含只有志同道合者才能理解这份忧国忧民的情怀。

全诗亮点在于: 1. 写景如画,用"舞动的山""劈开的江"等动态比喻让人身临其境 2. 写人传神,通过鹤发、凤毛等比喻让郑家三代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3. 情感真挚,从赏景到论世自然过渡,展现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感 4. 语言朴实,虽用典故但都化为易懂的比喻,如"蜂户"说民居密集,"凤毛"夸人才出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