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其二

歌风台上凛英雄,玉斗鸿门事已空。
何事封侯先雍齿,可怜纪信竟无功。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上几位人物的不同命运,讽刺了现实中的不公平现象。

前两句写刘邦的两段往事:在歌风台(刘邦称帝后回乡唱《大风歌》的地方)炫耀英雄气概,在鸿门宴上(范增摔碎玉斗预示刘邦将夺天下)的惊险已成过往。这两句展现刘邦的成功。

后两句突然转折:为什么先封赏雍齿(曾背叛刘邦但最终投降的将领)?可怜纪信(为救刘邦假扮他赴死)反而没得到封赏。这里用两个反问,尖锐指出现实中的荒诞——会投机的人受重用,真正忠义的人却被遗忘。

全诗用刘邦故事作镜子,表面说历史,实际讽刺任何时代都存在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英雄事迹已成云烟,但趋炎附势者得势、忠义之士被埋没的不公永远存在,这才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痛心。

吾丘衍

吾丘衍(1272—1311)元代金石学家,印学奠基人。浙江开化县华埠镇孔埠人。一作吾衍,清初避孔丘讳,作吾邱衍,字子行,号贞白,又号竹房、竹素,别署真白居士、布衣道士,世称贞白先生,秉性豪放,左目失明,右脚痞跛,行动仍频有风度。嗜古学,通经史百家言,工篆隶,谙音律,书法以隶和小篆见长。洽印不为成法的固,印文用玉箸篆,圆润秀劲,著有《周秦石刻释音》、《闲居录》、《竹素山房诗集》、《学古编》等。《学古编》成书于大德庚子(13OO)年,卷一为《三十五举》,乃是我国最早研究印学理论的著述。次载《合用文籍品目》,尾系附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