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问·封疆
九州皆有山镇兮,职方氏独先会稽。
射祥光於斗分兮,占星纪於天倪。
牵牛炳其初躔兮,届须女之七度。
少阳当其正位兮,为万物之洁齐。
南控引乎闽粤兮,北连亘乎钜海。
日出扶桑之东兮,风行浙河之西。
八山蜿其中蟠兮,罗千嵒以为鄣。
三江汇而旁注兮,渺万壑以为豀。
洞天{左山右含}岈以连云兮,俯九垠其如芥。
洪涛沸渭以拍天兮,轰三军之鼓鼙。
宅卧龙之岧峣兮,蠡城屹其环缭。
带平湖之浩{左氵右三白}兮,云镜铸而天低。
闢陵门而四达兮,八风飒其递至。
飞翼楼而舞空兮,天门沈其可梯。
提封方数千里兮,运瓯吴於掌上。
七郡四十余县兮,归中权之总提。
兹古今之大都会兮,为九牧之冠冕。
谅天地之设险兮,他郡宁得而攀跻。
客曰伟哉山川兮,信美矣其无慊。
然吾闻固国兮,不以山溪之险。
射祥光於斗分兮,占星纪於天倪。
牵牛炳其初躔兮,届须女之七度。
少阳当其正位兮,为万物之洁齐。
南控引乎闽粤兮,北连亘乎钜海。
日出扶桑之东兮,风行浙河之西。
八山蜿其中蟠兮,罗千嵒以为鄣。
三江汇而旁注兮,渺万壑以为豀。
洞天{左山右含}岈以连云兮,俯九垠其如芥。
洪涛沸渭以拍天兮,轰三军之鼓鼙。
宅卧龙之岧峣兮,蠡城屹其环缭。
带平湖之浩{左氵右三白}兮,云镜铸而天低。
闢陵门而四达兮,八风飒其递至。
飞翼楼而舞空兮,天门沈其可梯。
提封方数千里兮,运瓯吴於掌上。
七郡四十余县兮,归中权之总提。
兹古今之大都会兮,为九牧之冠冕。
谅天地之设险兮,他郡宁得而攀跻。
客曰伟哉山川兮,信美矣其无慊。
然吾闻固国兮,不以山溪之险。
现代解析
这首《越问·封疆》用华丽的语言描绘了古代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的地理风貌和战略地位,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一、地理画卷:立体山水图
诗人像用无人机航拍一样带我们俯瞰会稽:这里有蜿蜒的八座山脉如同蟠龙,上千座岩峰组成天然屏障;三条大江在此交汇,无数溪壑奔流入海。特别生动的是描写海浪"像沸腾的开水拍打天空",声音如同千军万马擂战鼓,把静态山水写出了雷霆万钧的气势。
二、战略地位:东南枢纽站
诗中强调这里是"古代一线城市":南控福建广东,北接长江出海口,像手掌掌控着江浙地区。用现代话来说,就是长三角的交通枢纽。更妙的是把地形比作"云做的镜子",说站在高处看大地就像看芥菜籽,这种太空视角在古代非常超前。
三、思想升华:真正的国防
结尾来个反转:客人赞叹"好山好水真壮观",但诗人突然抛出金句——"巩固国防不能光靠天险"。这就像现在说"再好的地理位置也比不上民心所向",点明真正的强大在于治理能力,山水险要只是加分项。
全诗就像部地理纪录片+军事分析报告,既有"航拍中国"式的视觉震撼,又藏着"居安思危"的治国智慧,把实用主义和浪漫文笔完美结合。
孙因
庆元慈溪人。孙梦观兄。理宗宝庆二年进士。仕至朝请大夫。晚年隐居四明山。博综古今,善属文,尝采会稽遗事作《越问》,以补王十朋《风俗赋》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