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泉三首 其三

一勺澄清浸太虚,不盈不涸永成渠。
为羹乞便腥沾炙,佑酿何妨醉坠车。
早有石云同调矣,宁无濠濮作明舆。
使君雅操清如水,六咏源泉见绪余(锡山景物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名为"惠泉"的清泉,通过泉水的纯净永恒来比喻人的高尚品格。

前两句写泉水清澈见底,仿佛能倒映整个天空("浸太虚"),水量不多不少("不盈不涸"),永远流淌在石渠中。这里用泉水的稳定纯净暗喻君子始终如一的品格。

中间四句写泉水的用途:既能用来煮汤("为羹"),也能用来酿酒("佑酿")。诗人说就算喝醉摔下车也无妨,表现出洒脱的生活态度。"石云同调"是说泉水与山石云雾和谐共存,"濠濮作明舆"用典故形容这里像古代隐士居住的濠水、濮水一样清幽。

最后两句直接赞美当地官员("使君")的清廉操守像泉水一样清澈,说这六首咏泉诗只是他高尚品德的零星体现("绪余")。全诗通过赞美泉水,实际上是在歌颂人的美好品德,把自然景物和人文精神完美结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