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州挽诗

二仲婵嫣起,清修自一家。
践涂中险阻,宰郡晚光华。
气焰奔金虏,威棱憺铁耶。
料应九峰下,朝露泣姚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哀悼一位叫文彭州的人,通过赞美他的品德和功绩表达怀念之情。我们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家族与品德
开头"二仲婵嫣起"用典故暗指文彭州出身名门(像古代贤人二仲一样),"清修自一家"强调他修养高洁,整个家族都有良好家风。

2. 仕途经历
"践涂中险阻"说他当官路上遇到过困难,"宰郡晚光华"指他晚年治理地方政绩斐然,像晚霞般散发光彩。两句形成对比,突出他克服逆境的能力。

3. 民族气节
"气焰奔金虏"用"金虏"指代外敌,形容他面对侵略者时气势如虹;"威棱憺铁耶"说他威严震慑了边关(铁耶可能是关塞名),展现保家卫国的形象。

4. 哀思寄托
结尾想象他的家乡(九峰山一带)清晨的露水沾湿姚花(可能指他家族栽种的花),用自然景物拟人化地表达哀伤,露珠就像人们悼念的眼泪。

全诗通过"家族荣耀-个人奋斗-爱国精神-死后哀荣"的脉络,塑造了一位德才兼备的官员形象。最打动人心的,是最后用沾露的鲜花这个画面代替直白的悲伤,让哀思更加含蓄深远。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