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唐卿

昔日欧公镇永阳,构亭直在水云乡。
醉翁啸傲曾为记,贤宰风流别驾梁。
老笔健遒刊琬琰,晴岚滴沥照门墙。
更吟新咏深堂秘,相伴昆山片玉光(光绪《费县志》卷一四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叫苏唐卿的官员,通过描绘他的风雅生活和政绩,展现出一幅古代文人官员的理想形象。

前两句用历史名人欧阳修作对比,说当年欧阳修在永阳当官时,喜欢在水边建亭子享受自然。这里暗指苏唐卿和欧阳修一样,是个有品位的官员。

三四句继续用典故:欧阳修写过著名的《醉翁亭记》,而苏唐卿则像古代贤能的官员那样,在梁地(可能是他任职的地方)展现出风流儒雅的一面。"别驾"是古代官职,这里用来称赞他的为政风度。

五六句转到具体场景:苏唐卿书法刚劲有力,刻在美玉般的石碑上(琬琰指美玉);晴天山间的雾气(晴岚)映照着衙门围墙,显得格外清新。这两句通过视觉形象展现他的文化修养和治下环境的清雅。

最后两句说现在读到苏唐卿的新诗,感觉就像发现了珍藏的宝贝,他的才华如同昆山美玉般闪耀。"昆山片玉"是比喻人才难得,说他的诗文像玉石一样珍贵美好。

全诗用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烘托人物,把官员形象、文学才华和政绩融为一体,展现了古代文人心目中理想的"文人官员"形象——既能治理地方,又有文化品位,生活风雅。这种将政务与文艺结合的理想,正是中国传统士大夫追求的为官之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