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尉伤乱

晋运厄阳九,戎羯紊天纲。干戈遍九有,膻秽薄三光。

皇舆无返正,志士徒劻勷。饮马荒城滨,衰草何茫茫。

积愤填胸臆,四顾空彷徨。相彼百足虫,至死犹不僵。

谁生此祸阶,无乃谋不臧。五贤佐重耳,一旅兴少康。

运会不我值,玄鬓忽以苍。奋臂弯六钧,既弛不复张。

大厦一以倾,寸木讵能当。嗟嗟绕指柔,难成百鍊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晋末年天下大乱的景象,表达了志士报国无门的悲愤。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前六句写乱世惨状:晋朝国运衰败,胡人入侵破坏社会秩序,战争蔓延全国,连日月星辰都蒙上了腥膻之气。皇帝的车驾不能返回正位,有志之士白白忙碌却无能为力。诗人饮马荒城边,只见茫茫衰草,画面凄凉。

中间八句用比喻说理:像百足虫死而不僵一样,祸乱总有根源。诗人质问"是谁种下祸根",暗示是当权者决策失误。用晋文公(重耳)有五位贤臣辅佐、少康凭五百人复国的典故,反衬自己生不逢时,等不到好时机就已白发苍苍。

最后六句直抒胸臆:曾经能拉开强弓的手臂,如今松弛无力。大厦将倾时,一根木头怎能支撑?最痛心的是,本该百炼成钢的志士,在乱世中只能变得柔弱无力。结尾"绕指柔"与"百炼钢"的对比尤为震撼,展现理想被现实碾碎的无奈。

全诗用"荒城""衰草"等意象营造乱世氛围,通过质问、用典、比喻等手法,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结合,道出了所有生逢乱世的志士共同的心痛:空有报国之志,却无回天之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