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丽人行次坡公韵题美人照水图
金塘滟潋秋波长,红兰叶叶裙带香。美人照水如照镜,自见清眸自断肠。
画师何处传深意,一点靥黄新破睡。矫如天际下飞鸾,水面落花羞靡靡。
他时日映桑枝寒,东方千骑停金鞍。在地愿为池沼水,只与蛾眉对面看。
相看脉脉情无底,相对终成路傍子。君不见渐台水深鹊驾齐,浮槎无路空悲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人在秋日池塘边顾影自怜的画面,通过丰富的意象传递出孤独哀婉的情感。
开篇用"金塘""秋波"等意象营造出华丽而寂寥的氛围,美人的红裙像兰叶般散发着香气。她对着水面照影,却像照镜子般看见自己忧伤的眼睛而心碎。这里用"自见自断肠"的重复句式,强调了她无人理解的孤独。
中间部分描写画师捕捉到的细节:美人睡醒后脸颊还带着倦容,但身姿像天边飞下的凤凰般优雅,连水面的落花都自惭形秽。这里用"羞靡靡"形容落花,反衬出美人的高贵。
后段转入抒情,想象未来有人会为这位美人驻足。诗人用"在地愿为池沼水"的痴情表白,表达想永远陪伴她的愿望。但现实却是"终成路傍子",暗示这段感情终将无果。
结尾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典故作对比,说即便有渐台这样的相会之地,没有渡船也只能空自悲叹。这个比喻道出了诗人与美人之间可望不可即的遗憾。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转折,将单相思的苦闷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用"水面落花""池沼水"等柔美意象,与"飞鸾""金鞍"等华贵意象交织,既展现了美人的绝世风采,又烘托出求而不得的惆怅,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