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将陶渊明与两位历史人物张良、龚胜并列开篇。张良为报效韩国而刺杀秦始皇,龚胜宁死不愿为新朝效力,诗人借此强调士人的气节。但陶渊明与他们不同——他出身东晋官宦世家,却选择在晋朝灭亡后归隐田园。
诗中"题诗庚子岁"指陶渊明在晋朝灭亡那年(庚子年)写《饮酒》诗,自称是上古淳朴时代的"羲皇人"。这个细节展现了他刻意与乱世保持距离的姿态。诗人用"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的生动画面,勾勒出陶渊明日常生活的两个典型场景:读书与饮酒,这正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
最后两句尤为精彩:陶渊明的精神像孤云般自由飘荡,心境随着归巢的飞鸟一同融入自然。这里用"孤云"和"还鸟"两个意象,既表现了他超然物外的孤高,又暗含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全诗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和自然意象,让我们看到一个在乱世中坚守本真、在平凡中见伟大的隐士形象。
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