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和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谓其七首皆仙语读抱朴子有感和之余尝欲作游仙诗因次其韵 其四

子房师黄石,太华凌垤邱。
辟谷西入关,英风渺难俦。
降心圮上老,俯视园绮流。
圣道久不作,且复为仙游。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汉代谋士张良(字子房)的故事,用他的经历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前四句说张良拜黄石公为师学兵法,就像站在华山之巅俯视小土堆,境界远超常人。他后来辅佐刘邦时采用"辟谷"(不吃五谷)的养生之道,入关中的风采无人能比。这里用高山和小土堆的对比,突出张良的非凡气度。

中间两句写张良放下身段向圯桥老人(黄石公)学习,连著名隐士"商山四皓"(园绮等人)在他面前都显得逊色。说明真正的高人既能虚心求教,又能保持超然姿态。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儒家圣贤之道衰微已久,不如暂且追随张良的脚步去寻仙访道。这里表面说求仙,实际是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想寻找更高远的精神寄托。

全诗通过张良的故事,巧妙地把历史人物、道家思想和个人情怀融合在一起。用"高山俯视土丘""英风无人能及"等生动比喻,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理想境界。最后落脚到"圣道不行就寻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藏着不肯随波逐流的傲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