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雨中
一雨遂不止,我行当此穷。
蜀东天亦漏,尧后水犹洪。
大点有片重,密濛无寸空。
晓唯壶箭觉,暖似炭炉通。
书笔提梅洗,征衣擘润烘。
帘间稀去燕,枕下即鸣虫。
竹粉千腰白,桃皮半颊红。
物华娇自衒,天意猛相攻。
酒退愁城外,吟兴愤涌中。
遣谁咨毕宿,留作旱时功。
蜀东天亦漏,尧后水犹洪。
大点有片重,密濛无寸空。
晓唯壶箭觉,暖似炭炉通。
书笔提梅洗,征衣擘润烘。
帘间稀去燕,枕下即鸣虫。
竹粉千腰白,桃皮半颊红。
物华娇自衒,天意猛相攻。
酒退愁城外,吟兴愤涌中。
遣谁咨毕宿,留作旱时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暴雨中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语言生动形象,充满生活气息。
开头四句写暴雨的来势汹汹:雨下个不停,诗人被困在雨中;用"蜀东天漏"形容雨势之大(蜀地多雨),又用"尧后水洪"暗示这场雨堪比上古洪水,夸张手法突出雨的猛烈。
中间八句细腻刻画雨中细节:
- 雨点又大又密,像炭炉的热气一样无孔不入
- 诗人用梅枝洗笔、烘烤湿衣,展现文人雅趣
- 燕子躲雨不出,虫鸣却在枕边响起,形成有趣对比
- 雨打竹林泛起白粉,桃树皮被淋得半红,色彩鲜明如画
最后六句抒发感慨:
- 娇艳的春花在雨中"争艳",而老天却像在"发狠"摧残
- 诗人借酒消愁,在雨中愤懑吟诗
- 结尾突发奇想:要是能把这场雨存起来,留到旱季该多好,体现对自然的朴素智慧
全诗妙在:
1. 把寻常雨景写得妙趣横生,像"竹粉白""桃皮红"这样鲜活的比喻
2. 既有文人雅致(洗笔、吟诗),又有生活气息(烘衣、听虫鸣)
3. 最后"存雨防旱"的想象,让暴雨描写突然有了深意,体现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就像用手机拍下雨中vlog,既有特写镜头(雨点、虫子),又有全景画面(竹林、桃树),最后还配上"要是能把雨水存起来"的弹幕,让暴雨天变得又美又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