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岘台杜子野主簿寓居

高台延望眼,风物满前村。
细读南丰记,频开北海樽。
远山如看画,近市不闻喧。
诗是君家事,长城在五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拟岘台远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闲适与雅趣。

首联"高台延望眼,风物满前村"直接点明地点和场景:站在高台上放眼望去,眼前村庄的风景尽收眼底。一个"满"字生动表现出视野开阔、景色丰富的画面感。

颔联"细读南丰记,频开北海樽"转入文人雅趣。诗人一边仔细研读曾巩(南丰先生)的文章,一边频频举杯畅饮。这里用"北海樽"的典故,暗示主人待客热情,也展现文人读书饮酒的闲适生活。

颈联"远山如看画,近市不闻喧"继续写景,但加入了巧妙的对比:远处的山峦美如画卷,近处的集市却听不到喧嚣。这一远一近、一静一闹的对比,既突出了环境的清幽,又暗含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尾联"诗是君家事,长城在五言"转为赞美。诗人称赞杜子野(主簿)家学渊源,擅长作诗,尤其五言诗写得极好,就像坚固的长城一样令人赞叹。这里用"长城"比喻诗歌成就,既形象又新颖。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从登高望远到读书饮酒,从山水美景到诗才赞誉,层层递进,展现了宋代文人雅致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诗中"远山如画"的比喻、"不闻喧"的巧妙表达,都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份宁静美好的意境。

戴复古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