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居后以二偈示预环二禅者

水最为清月最圆,月光含水水涵天。
混融不落威音世,到此如何语正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水月交融的禅意画面,传递出超脱二元对立的哲理。

前两句用水和月的互动比喻禅境:水清澈见底,月亮圆满无缺,月光映在水中,水面又倒映着整个天空。这种互相包容的景象,暗喻着万物本是一体、没有分别的真理。

后两句点明禅悟境界:当心灵达到这种浑然一体的状态时,就已经超越了时间概念("威音世"指久远的过去),这时再去争论"正"与"偏"(是非对错)这些二元对立的概念,就显得多余了。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日常可见的水月景象,生动展现玄妙的禅理
2. 通过层层递进,从具体景象升华到哲学高度
3. 最后用反问收尾,引发读者对"超越对立"的思考

诗人不是在单纯写景,而是借景说理,告诉我们:当心灵像水月交融般清澈圆满时,就能超越时间、消弭对立,达到真正的自在境界。这种将深刻哲理融入自然意象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释子淳

释子淳(?~一一一九),俗姓贾,剑门(今四川剑阁县北)人。幼出家大安寺,弱冠为僧。初参玉泉芳禅师,次扣大沩真如之室,后彻證于芙蓉道楷禅师。住邓州丹霞。为青原下十二世,芙蓉道楷禅师法嗣。徽宗宣和元年卒。《嘉泰普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二百一十首,编为二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