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送别一位叫野云的道士朋友回永嘉(今温州)的情景。全诗用云作比喻,既写自然景物,又暗含人生哲理。
前两句"野云飞过玉溪云,枉把清氛入世氛"是说:野云(既指天上的云,也暗指道士)飘过清澈的玉溪上空的云,可惜把这份清新带入尘世却难以改变浑浊的世俗风气。这里用"清氛"和"世氛"的对比,表达了修道之人想要净化世俗却难以实现的无奈。
后两句"五十三参善知识,伟哉犹说象山君"是在赞美这位道士:你像参访过五十三位高僧的善财童子一样虚心求道,更令人敬佩的是你还传承着象山先生(南宋哲学家陆九渊)的学问。这里用佛教典故和儒学大家来称赞道士的学识渊博。
全诗妙在:
1. 用"野云"双关,既是人名又是景物
2. 通过云的意象,把送别场景和人生感悟自然融合
3. 最后用儒佛典故,展现道士兼容并蓄的修为
4. 语言看似平淡,实则蕴含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赏
诗人通过送别场景,实际上是在歌颂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