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景恬写三传正后(叔谟子)

乃翁催我传春秋,及我书成已合眸。
有子传家何可憾,夜深灯火问东周。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关于家族传承的温暖故事,用平实的语言传递出深厚的情感。

前两句像在说家常:父亲(乃翁)生前总催我写《春秋》的注解,可等我真正写完时,他已经闭眼离世了。这里藏着遗憾——老人没能亲眼看到成果,但"合眸"这个词用得很温柔,暗示老人或许是安心离去的。

后两句笔锋一转:好在有儿子继承学问(三传指《春秋》的三种注解),这还有什么遗憾呢?你看夜深人静时,孩子还在灯下研读东周历史呢!这里"问东周"三个字特别生动,既指研究历史,又暗含父子跨越时空的对话——父亲研究春秋,儿子探索东周,学问就像接力棒一样传下去了。

全诗最动人的是藏在字里行间的欣慰感。虽然老人没看到作品完成,但他的学问通过儿子延续,就像深夜的灯火,明明灭灭却始终亮着。这种朴素的传承,比完成著作本身更让人感动。

陈藻

宋福州福清人,字元洁,号乐轩。师事林亦之,为林光朝再传弟子。不仕,授徒不足自给,课妻子耕织以为生。卒年七十五。私谥文远。有《乐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