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善化沈令》是一首怀旧悼亡的诗,对已经逝去的沈令表示深切的缅怀和怀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1. 起始两句“十八年前梦,宜都薄即君。”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沈令的初次印象。可以解读为:十八年前与沈令的相遇就像一场梦,在宜都他给予我深刻的印象。 2. “沙头能遇我,客里暂论文。”进一步描述了与沈令的相遇和短暂的交流。在沙头这个地方遇到了他,两人在一起讨论学问,表达了两人的友谊和共同的兴趣。 3. “久别欣同事,方驩叹失群。”则是对与沈令再次相遇并共事的高兴,以及之后失去他的悲痛。长时间的分离后,很高兴能够再次与他共事,正高兴的时候却感叹失去了他。 4. 最后两句“隔宵犹一见,千古遂相分。”表达了对沈令突然离世的震惊和无奈。前一天我们还见面,一夜之间却永远失去了他。
整首诗以回忆为线索,从初次的相遇,到再次的重逢,再到最后的永别,表达了诗人对沈令深深的怀念和无法接受的悲痛。诗的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深眷恋。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简单而直接地表达了深层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悲痛和怀念。每一句诗都像是一幅画面,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诗人心中的情感变化,这是这首诗最大的魅力所在。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