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寅杨秀夫使凉州

使节指凉州,都门八月秋。
风沙迷塞雁,刁斗接边楼。
料理君馀事,凭陵虏伐谋。
归朝告天子,功业鼎彝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使臣奉命出使凉州的场景,充满了边塞的苍凉感和报国的豪情。

前四句写出发时的景象:八月秋高气爽的时节,使臣手持符节向凉州进发。边塞风沙漫天,连南飞的大雁都迷失了方向,军营的刁斗声(古代军中报时器具)与边关城楼遥相呼应。这里用"迷塞雁"的意象生动表现了边关环境的恶劣。

后四句转为抒情言志:诗人嘱咐同僚要处理好剩余事务,同时警惕外敌的军事图谋。最后两句豪气干云,想象使臣凯旋回朝,将边关功绩载入史册(鼎彝是古代记录功勋的青铜器)。"凭陵虏伐谋"一句特别有力,展现了对外敌军事威胁的强硬态度。

全诗最动人的是将个人使命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怀。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而是通过使臣的视角,用"风沙"、"刁斗"等典型意象烘托出边关的紧张氛围,最后落在"功业鼎彝"的崇高追求上,展现了古代士人建功立业的抱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