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在北方秋天送别友人南归的场景,充满了离愁和对友情的珍视。
开头两句写景:蓟北(今北京一带)秋高气爽,夕阳映照着山峦,诗人送别友人南归,想象友人将穿越重重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的云雾。这里用"楚云重"暗示路途遥远,也暗含思念之情。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表达人生感慨: - 用"新丰酒"(唐代名酒)和"长乐钟"(汉代宫殿钟声)的典故,形成鲜明对比:眼前还能一起畅饮,但醉醒后就要相隔千里,只能听到宫中的钟声。 - 劝慰友人不要像燕雀那样为眼前得失悲伤("耕陇未须悲燕雀"),但又感叹江南虽好,却难寻志同道合之人("涉江何处采芙蓉")。
最后两句是深情嘱托:请代我问候那些一起修仙学道的旧友们("飧霞侣"指修道之人),问问他们可曾去天台山寻访过仙人赤松子。这里用修仙的比喻,既表达对高洁友人的赞美,也暗含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全诗在送别中交织着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超越现实的理想追求。诗人通过美酒、钟声、燕雀、芙蓉等意象,将离愁别绪与人生思考融为一体,既亲切又富有哲理。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