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琴

银河耿耿月华凉,有客坐对琴一张。
金徽玉轸联辉光,拂髯举指弹清商。
漆园春梦蝶飞扬,花底嗈嗈双凤凰。
碧霄嘹唳孤鹤翔,四壁唧唧鸣寒螀。
呜咽流泉出涧忙,万壑爽籁发笙簧。
古戍悲角晓带霜,洞庭秋涨波茫茫。
巴峡惊湍激石礓,突然铁骑鸣刀枪。
长堤柳絮随颠狂,珠林石鼎沸兰汤。
雪花六出纷呈祥,平沙雁落满江乡。
喧啾百鸟忽轩昂,下流奔急见飞航。
高峰瀑布千尺强,雷电交作雨霈霶。
挺然松竹共苍苍,壮哉不屈百鍊钢。
引雏江燕语危樯,梧桐飘叶堕银床。
幽谷丛兰自芬芳,八鸾云汉声锵锵。
离骚忠愤志堪伤,孤臣孽子意相将。
在陈绝粮兴慨慷,演易羑里忧思长。
肃然环佩步岩廊,关关鸠鸟在洲傍。
触目感雉飞来双,恸回命短沾衣裳。
英雄盖世归剑芒,三命益恭走循墙。
圣谟洋洋嘉言彰,虞廷赓歌际明良。
千载遗音幸不亡,岂云冰炭置人肠。
栖鸾之桐出峄阳,法象天地圆与方。
昔闻孔子学师襄,杏坛函丈日徜徉。
爨下焦尾声琅琅,知音争似蔡中郎。
正声感我尘虑忘,蔼然和气在中央。
烦君为我收锦囊,来日还销一瓣香。

现代解析

这首《听琴》就像一场用文字呈现的音乐会,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把琴声化作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开头到"珠林石鼎沸兰汤")
诗人先营造了一个月夜听琴的唯美场景:银河闪烁、月色清凉,一位抚琴者轻拂胡须开始演奏。琴声时而像蝴蝶在春日花园飞舞(漆园春梦),时而像凤凰和鸣(花底凤凰),时而又转为孤鹤长鸣(碧霄孤鹤)。这里用一连串自然意象——寒蝉、流泉、万壑风声、古戍号角——展现琴声的丰富变化,仿佛能听到声音从轻柔到激昂的过渡。

第二部分("雪花六出纷呈祥"到"虞廷赓歌际明良")
琴声带来的联想更加宏大。诗人用"铁骑鸣刀枪""高峰瀑布""雷电交作"等充满力量的比喻,表现音乐中震撼人心的段落;又用"松竹苍苍""百炼钢"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中间还穿插历史典故:屈原的悲愤(离骚)、孔子困于陈国(在陈绝粮)、文王被囚演易(羑里忧思),这些都在琴声中得到共鸣,让音乐有了历史的厚重感。

第三部分(最后段落)
诗人回归现实,赞叹这千年传承的琴音(千载遗音)能净化心灵(尘虑忘)。结尾提到孔子学琴、焦尾琴等典故,强调知音难觅但音乐永恒,并表达了对演奏者的敬意(收锦囊、焚香致谢)。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通感手法:把听觉转化为视觉(瀑布、铁骑)、触觉(雪花)、甚至历史场景,让音乐变得立体可感。
2. 情感层次:从自然之美到人生际遇,再到历史兴亡,琴声成为承载复杂情感的媒介。
3. 动静结合:既有柳絮飘飞的柔美,又有雷电交加的激烈,展现音乐的起伏张力。

就像我们听交响乐时会联想到不同画面一样,这首诗让我们"看见"了琴声里的春夏秋冬、悲欢离合。它告诉我们:好的音乐不仅能愉悦耳朵,更能唤醒记忆、激荡心灵,连接古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