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万里图
元气湿淋漓,攒峰万仞危。
排空森剑戟,猎雾动旌旗。
迥与星辰逼,幽通雨露滋。
岷峨相控带,衡岳共崔巍。
云暗苍梧夕,烟霾梦泽时。
猿声闻断续,雁影度参差。
飞瀑凌三峡,层峦隔九疑。
日边窥鸟道,天际引龙蕤。
斑竹湘娥泪,青蘋屈子悲。
花香武陵路,草色汉阳陂。
阁险依岩石,桥危拂树枝。
仙踪殊窅渺,旅思共凄其。
峭壁临江断,洪流赴海迟。
扬帆方利涉,策马欲何之。
分野全归楚,民居半杂夷。
嶂回青作画,溪转绿分支。
拔地琼崖折,悬虹玉涧垂。
幽探穷物象,凝睇豁襟期。
倏忽神灵异,崩腾虎豹驰。
洞寒啼木客,谷静隐山魑。
浩兴毫端发,雄图掌上披。
胜游嗟未遂,展玩起遐思。
排空森剑戟,猎雾动旌旗。
迥与星辰逼,幽通雨露滋。
岷峨相控带,衡岳共崔巍。
云暗苍梧夕,烟霾梦泽时。
猿声闻断续,雁影度参差。
飞瀑凌三峡,层峦隔九疑。
日边窥鸟道,天际引龙蕤。
斑竹湘娥泪,青蘋屈子悲。
花香武陵路,草色汉阳陂。
阁险依岩石,桥危拂树枝。
仙踪殊窅渺,旅思共凄其。
峭壁临江断,洪流赴海迟。
扬帆方利涉,策马欲何之。
分野全归楚,民居半杂夷。
嶂回青作画,溪转绿分支。
拔地琼崖折,悬虹玉涧垂。
幽探穷物象,凝睇豁襟期。
倏忽神灵异,崩腾虎豹驰。
洞寒啼木客,谷静隐山魑。
浩兴毫端发,雄图掌上披。
胜游嗟未遂,展玩起遐思。
现代解析
这首《江山万里图》用生动的画面感,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长卷。诗人像一位高明的导游,带着我们穿越险峰、云雾、江河,感受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
开篇就用"湿淋漓"的元气和"万仞危"的险峰定下雄浑基调。群山像剑戟般刺向天空,雾气中仿佛能看到飘动的旌旗,把静止的山水写得充满动感。接着用"星辰逼""雨露滋"这样夸张的比喻,让自然景物都有了生命张力。
中段开始空间跳跃:从岷山峨眉到洞庭湖,从三峡飞瀑到九嶷山峦,诗人用"猿声断续""雁影参差"等细节让画面活起来。特别巧妙的是融入人文典故——湘妃竹上的泪痕、屈原踏过的青蘋,让自然景观有了历史厚重感。
后段转入更奇幻的描写:悬崖像被江水劈断,彩虹垂挂在玉涧,甚至出现山魈木客等神话生物。最后笔锋一转,说这些壮景都来自"掌上披"的画作,原来前面所有震撼描写都是对一幅画的赏析,这种"画中游"的写法非常精妙。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看画如真游"的沉浸感。诗人用密集的动词("排""猎""窥""引")和鲜活的比喻,让纸上山水有了温度、声音甚至神话色彩。最后"展玩起遐思"道出艺术的真谛:好的山水画不仅能呈现美景,更能激活观者无尽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