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族叔两豫会试

得售喜君归,离群惜君去。
同根犹作断蓬飞,人生安得常相聚。
愧我谈道将卅年,堂室未睹空言诠。
骨肉尚在篱藩外,矛盾岂直门墙偏。
素乏华辞动时好,况持秽迹增人嫌。
似此扪舌岁复岁,宁忍腾口嗤前贤。
不知近代阳明夫子用何道,能使四海弟子诵说滃集如云烟。
大鹏斥鴳各有分,夔蛇寡足那堪怜。
别君嘿嘿不自已,临岐扬素倾衷底。
即今仕宦争光荣,文物一变更新声。
君本蓬蒿藜藿士,裘马翩翩竞春试。
东风共醉上林花,白马青袍满燕市。
意气逢时将若何,富贵勋名孰与多。
书回倘报平安字,洞里烟云几雁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给族叔两豫参加科举考试时的赠别之作,情感真挚,既有对亲人离别的感伤,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感慨,还夹杂着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和对族叔的勉励。

1. 亲人离别,人生聚散无常

诗的开头就表达了作者对族叔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为他能够参加科举考试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又因为即将离别而感到惋惜。他用“断蓬飞”比喻亲人离散,就像断根的蓬草随风飘散,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感叹人生聚少离多,难以长久相伴。

2. 自我反思,感慨际遇

作者回顾自己多年钻研学问,却未能取得功名,感到惭愧。他觉得自己就像被篱笆隔开的骨肉亲人,无法亲近,又像门墙内外的矛盾,难以调和。他承认自己不善华丽的辞藻,无法迎合时人的喜好,甚至因为一些“秽迹”而招人嫌弃。他只能沉默不语,年复一年,忍受着别人的嘲笑。

3. 羡慕先贤,勉励族叔

作者羡慕王阳明能够桃李满天下,弟子遍布四海,而自己却像“斥鴳”(小鸟)和“夔蛇”(独脚蛇)一样,渺小可怜。在离别之际,他忍不住向族叔倾诉衷肠。他鼓励族叔要抓住机会,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改变命运。他想象族叔将来金榜题名,骑着白马,穿着青袍,意气风发地走在京城的大街上,享受荣华富贵。

4. 期待回信,寄托思念

最后,作者希望族叔能够写信报平安,虽然他们相隔遥远,但书信可以传递思念之情。他用“洞里烟云几雁过”来比喻书信的珍贵和难得,就像在云雾缭绕的山洞里,偶尔能看到几只飞过的鸿雁。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真挚的情感: 作者对族叔的亲情、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对族叔的勉励,都表达得十分真挚,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 生动的比喻: 用“断蓬飞”比喻亲人离散,用“斥鴳”和“夔蛇”比喻自己的渺小,形象生动,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积极的态度: 尽管作者自身境遇不佳,但他仍然鼓励族叔积极进取,体现了乐观向上的精神。

总的来说,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赠别诗,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亲情的珍视。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