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伍国开有开有看梅之约以雨屡阻至十月既望始共探赏分赋二首 其一

花期劳豫约,及此得邀欢。落日寒山外,开尊坐石栏。

欺春先自放,映月晚逾寒。未遣愁吹笛,新枝正耐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与友人相约赏梅的雅致场景,充满生活情趣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说:早就约好一起看梅花,今天终于能开心赴约了。这里"花期"指梅花开放的时间,"豫约"就是提前约定,表达了期待已久的喜悦。

中间四句是赏梅时的画面:太阳落山时,我们在山脚的石栏杆旁摆酒赏梅。这些梅花像是要抢在春天之前绽放,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冷动人。诗人用"欺春"形容梅花开得早,用"映月"营造出清幽的意境,既写出梅花不畏严寒的特性,又让画面充满诗意。

最后两句说:不用吹奏忧伤的笛曲(古人常借笛声表达愁绪),因为这些新开的梅枝本身就足够赏心悦目了。这里透露出诗人纯粹享受当下的心境,认为不需要额外渲染,自然之美已足够动人。

全诗通过赴约、饮酒、赏梅的日常片段,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同时用"落日""寒山""映月"等意象营造出清冷幽静的氛围,与梅花傲寒的品格相得益彰。最可贵的是诗人那份沉浸于眼前美景、不为外物所扰的闲适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