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楼

节序黄梅候,朝阴午不开。
浮云暗山去,急雨洒城来。
高艳红葵湿,低翔白鹭回。
洗心亭咫尺,烟霭拥层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梅雨季节的雨天景象,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细腻的情感。

开头两句点明了时间——黄梅雨季的早晨,天色阴沉直到中午都不放晴。这种潮湿闷热的天气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随后两句用"浮云暗山"和"急雨洒城"两个动态画面,展现了乌云压山、暴雨突至的场景。"暗"和"急"两个字用得特别传神,让读者仿佛能看到乌云快速移动,听到雨点噼啪落下的声音。

五六句转向对动植物的观察:高大的红葵花被雨水打湿,低飞的白鹭匆忙飞回。这里用"高艳"和"低翔"形成对比,红与白的色彩也很鲜明,在灰暗的雨天背景中格外醒目。

最后两句写近处的洗心亭,虽然就在不远处,却被雨雾笼罩,若隐若现。这里的"烟霭拥层台"既写实景,又暗含人生感悟——有些事物看似很近,实则难以触及。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天空到城市,从植物到飞鸟,最后聚焦到身边的亭台,层次分明。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把寻常的雨天写得充满诗意,让读者感受到雨季特有的朦胧美和一丝淡淡的惆怅。

杭淮

(1462—1538)明常州宜兴人,字东卿,号复溪。杭济弟。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正德间历云南提学副使,累官右副都御史致仕。与兄济并负诗名。有《双溪诗集》、《二杭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