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非常直白的语言,描绘了船夫在险滩行船的艰辛。
第一句"大矶愁似小矶愁"是说:大礁石和小礁石带来的烦恼是一样的。船夫刚费力撑过一个小礁石,马上又遇到更大的,永远没完没了。
第二句"篙稍宽时船即流"讲的是行船的困难:只要撑篙的力道稍微松一点,船就会被急流冲走。这说明水流很急,船夫必须时刻紧绷着。
第三句"橕得篙头都是血"最触目惊心:船夫拼命撑船,把手都磨出血了。这个细节让人直接感受到劳动的残酷。
最后"一矶又复在前头"是点睛之笔:好不容易撑过一个礁石,抬头一看,前面又出现新的。这种循环让人绝望,但船夫还得继续。
整首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急流、礁石、带血的竹篙、永不消失的新礁石。它不是在简单抱怨辛苦,而是展现了底层劳动者面对无尽困难时的坚韧。我们读的时候,既能感受到具体画面带来的冲击,又能体会到其中深刻的人生隐喻——生活中的困难往往也是一个接一个,永无止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