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形象,用简单生动的比喻道出了内心的苦闷与期待。
开篇用"失水螭"(困在粮仓里的龙)比喻自己才能被埋没的处境,就像离水的神龙无法施展本领。第二句"震雷惊起在何时"用雷声象征机遇,表达对人生转机的渴望,这种等待中带着焦虑感。
后两句展现了文人排解苦闷的方式:暂时躲进书房,在寒夜灯下读《楚辞》。这里《楚辞》不仅是消遣,更是与屈原产生共鸣——他们都怀着不被理解的孤独。夜读的场景特别有画面感,一盏孤灯、一个读书人,把不得志的落寞表现得含蓄而深刻。
全诗妙在把大抱负(如神龙)和小场景(书窗夜读)形成反差,让读者感受到:即使处境艰难,文人依然保持着精神世界的追求。这种在困境中坚守的姿态,正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赵希逢
赵希逢(生卒年不详)一作希蓬,宋宗室,太祖四子秦王德芳八世孙。理宗淳祐间,以从事郎为汀州司理。与华岳诗词酬唱往来,有《华赵二先生南征录》今不传。词见《诗渊》第二十五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