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定海许少府

见说梅仙邑,波涛接杳冥。
讼庭秋藓合,吟阁海云醒。
爱月宵留客,寻僧画掩扃。
公馀幽兴在,时梦故山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海边小城的闲适生活,充满了自然之美和文人雅趣。

开头两句用"梅仙邑"这个雅称点出定海县,说这里波涛连接着远方的海天,一下子把读者带到了辽阔的海边。中间四句像一组生活小镜头:秋天的衙门台阶长满青苔(说明公务清闲),诗人在海云缭绕的楼阁中吟诗;晚上和朋友一起赏月,白天关起门来拜访高僧。这些画面展现了主人公远离喧嚣的宁静生活。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下班后的私人时间里,主人公保持着文人雅兴,连做梦都会梦见故乡的青山。这里透露出两种情感——既有对当前闲适生活的满足,又藏着淡淡的思乡之情。

全诗妙在把公务员的日常写出了诗意,衙门长苔、看云作诗这些细节,把寻常公务生活变成了风雅的山水画。语言清新自然,像在和朋友聊天般娓娓道来,让人感受到海边小城特有的宁静与美好。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