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同登大慈寺楼得远字

重楼得云气深稳,户牖谁能发关键。
楼下轮蹄涣散驰,行人一顾不容返。
好游独是我辈閒,褰衣直上相推挽。
层轩危槛倚欲遍,更假胡床同息偃。
西南繁会惟此都,昔号富饶今已损。
填城华屋故依然,孰为君王爱基本。
茫茫八表聊纵目,情知日近长安远。
白云浩荡飞鸟没,玉笙凄凉红纷晚。
梁王吹台得李杜,黄公酒垆醉嵇阮。
高峰千载凛莫攀,与世相浊徒混混。
荷衣蕙带芙蓉裳,野服犹堪敌华衮。
去梯熟复共君谋,杀马毁车从此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登高远眺的场景,既有对眼前景色的感慨,也暗含对现实的无奈和超脱的向往。

开头写高楼被云雾环绕,显得幽深而稳固,但很少有人能真正打开它的门窗(暗指很少有人能看透世事)。楼下车马行人匆匆而过,无人驻足。只有诗人和朋友们悠闲自在,互相搀扶着登上高楼,在栏杆边四处眺望,累了就一起休息。

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整个成都(西南繁会之都),感叹这里虽然依旧繁华,但已不如从前富饶。城市里华丽的建筑还在,但谁真正关心国家的根基呢?放眼望去,天地茫茫,虽然太阳近在眼前(字面意思),但长安(象征理想)却显得那么遥远。白云飞鸟自由来去,而笙歌却透着凄凉,红花也即将凋零。

诗人想起了历史上的文人雅士:李白、杜甫曾在梁王的吹台吟诗,嵇康、阮籍在黄公酒垆痛饮。这些高人千年来令人敬仰,而世俗却依旧浑浊不堪。诗人表示,即使穿着粗布衣裳(荷衣蕙带),也比华丽的官服(华衮)更自在。最后他决定和同伴们商量,干脆放弃功名利禄(杀马毁车),从此隐居遁世。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用对比手法(高楼稳固vs人心浮躁、昔日繁华vs今朝衰落、自然永恒vs人世短暂)突出了内心的矛盾,最终选择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语言上既有对景物的生动描绘,又巧妙融入历史典故,显得既洒脱又深沉。

李薰

李薰,生平不详。按其诗称王钦若、吕大防等人已故,又有诗作于“丙寅岁”,即高宗绍兴十六年(一一四六),则当为高宗时人。今录诗六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