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西叔教授西归

乃祖至和间,忠谋书鼎彝。
但知陛下圣,岂知吾言危。
元佑爱君语,读者犹涕洟。
典刑今不亡,盛德故在兹。
岁晚子过我,秀若斋房芝。
持身蹈规矩,出语无瑕疵。
向来长安道,讵肯舍灵龟。
万里一泮宫,行囊几新诗。
湘出足幽胜,而水清涟漪。
登临岂不乐,邂逅枌榆思。
我懒抱僻学,绝弦理朱丝。
子独慕千载,悠然契心期。
岂不为我留,感此节物移。
临岐抚陈编,为子三噫嘻。
高深谅何极,循求有端倪。
原言勉事此,奕叶光前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张栻送别好友范西叔时写的,既有对范家祖辈的敬重,也有对友人品格的赞赏,还包含真挚的离别之情。

全诗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来理解:

1. 赞扬范家祖辈(前八句) 诗人先提到范西叔的祖父在至和年间(宋仁宗年号)是敢于直谏的忠臣,即使冒生命危险也要向皇帝说真话。元佑年间(宋哲宗年号)他写的奏章至今读来都让人感动流泪。这说明范家有着忠诚正直的家风传统。

2. 称赞友人品格(接下来八句) 诗人用"斋房芝"比喻范西叔像灵芝一样品格高洁,说他为人守规矩、谈吐得体。虽然曾在京城长安有机会做官(灵龟象征富贵),却选择去地方教书育人(泮宫指学校),随身只带着写的新诗,说明他淡泊名利。

3. 描写湘地风光与离情(再六句) 想象范西叔将去的湘地(湖南)山水清幽,本是登临游览的好地方。但诗人想到自己性格孤僻("懒抱僻学"像断了弦的琴),而友人却向往古人高洁品格,两人心灵相通却要分离,不禁感慨季节变换带来的伤感。

4. 临别赠言(最后六句) 在分别时翻阅书卷(陈编),诗人连叹三声。他鼓励友人继承先祖德业("奕叶光前规"),虽然前路深远难测,但只要循序渐进必能找到方向。结尾的祝愿显得情真意切。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灵芝""断弦"等生动比喻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 通过祖孙三代的传承,展现了中国文化中重视家风的特点 - 把离别的惆怅转化为对友人的勉励,情感积极向上 - 对湖南山水的描写虽简略却令人神往 - 最后"循序渐进"的嘱咐既有哲理又显真挚

诗人没有直接哭诉离愁,而是通过赞赏、回忆、劝勉等方式,让惜别之情更显深厚,展现了宋代文人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