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楼吟

縠晕流黄,琼辉织素,华堂夜明初展。
纱厨风过烛,认漪样、冰丝摇软。
慵支春腕。
惯印得肌红,斜纹深浅。
防人见。
断云新腻,带香偷卷。
漫剪。
庭角芭蕉,问是啼还雨,一层层泫。
低回吟杜句,甚屋漏、床床都遍。
棋残深院。
又网上尘丝,吹来花片。
曾秋晚。
坐看牛女,玉河凉溅。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华美而略带慵懒的夜晚场景,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传递出闺中女子的微妙心绪。

上阕开篇用"縠晕流黄,琼辉织素"描绘华堂内丝织品在烛光下泛着柔光,像流动的月光般美丽。纱帐被风吹动时,上面的花纹如水波荡漾,让人联想到冰丝般清凉的触感。女子慵懒地倚着手腕,衣料在肌肤上留下深浅不一的红色印痕,她害羞地卷起沾染香气的云纱,生怕被人看见这些私密的痕迹。

下阕转入庭院场景。女子剪着芭蕉叶,分不清叶上是雨滴还是露珠,暗喻她内心的惆怅。她低声吟诵杜甫"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暗示自己像被雨水浸透般心事重重。院中棋局已残,蛛网沾着落花,这些意象都暗示着时光流逝的寂寥。结尾突然跳转到秋夜回忆,那时她曾仰望银河看牛郎织女星,清凉的星光仿佛溅落人间,与眼前温软的春夜形成冷暖对比。

全词最妙处在于用华美的物质描写反衬内心孤寂:丝织品越精致,越显出人物空虚;星光越灿烂,越衬托出当下的落寞。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让惆怅更显深刻。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