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天宁寺(并引)

屋漏我无愧,室暗那可欺。
老僧对清夜,浙风动伽梨。
谆谆面墙壁,皎皎分渑淄。
燎蚊隔烟语,闻鸡起蓐炊。
我来何所见,兴尽意辄随。
相逢不相识,聊问姓名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天宁寺过夜的所见所感,通过质朴的语言展现了禅意与人生思考。

前四句写寺庙环境:屋顶漏雨但诗人内心坦荡,昏暗的禅房里老僧在清风中静坐。这里用"无愧""不可欺"表达了诗人光明磊落的心境,老僧的静坐则体现了修行者的超脱。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老僧面壁修行如明镜般澄澈("皎皎"),而俗世生活就像浑浊的渑淄二水。诗人隔着蚊帐与人交谈,听到鸡鸣就起床做饭,这些日常细节反衬出僧人的清修生活。

最后四句点明主旨:诗人说自己随性而来,兴尽便走。与僧人萍水相逢却不相识,只是简单问个姓名。这种"相逢不相识"的淡然态度,体现了禅宗"不执着"的境界,也暗示真正的修行不需要虚名浮礼。

全诗用白描手法,将寺庙的清苦环境、僧人的修行状态与诗人的感悟自然融合,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最打动人的是结尾处那种"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的洒脱,传递出放下执念、顺其自然的生活智慧。

孙觌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