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山 其一

矫首层巅御远风,晴岚万壑散鸿濛。
乍惊阊阖通天上,遥指河山落掌中。
九叠云屏高自掩,千秋宝鉴照还空。
未论三岛神仙窟,咫尺人间路不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云门山顶峰时的壮阔景象和内心感受,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前两句写登高远眺的畅快感:诗人昂首站在山顶,迎着远方吹来的风,眼前是晴空下山间飘散的雾气。这里用"矫首"(昂首)和"御风"(乘风)两个动作,让人感受到登高时的豪迈。

中间四句用夸张手法写山顶所见:突然惊讶天门似乎就在头顶("阊阖"指天门),远处的山河小得仿佛能握在掌心。九重云彩像屏风一样高高遮蔽视线,古老的宝镜(可能指湖泊)映照着天空却显得空灵。这些描写既展现了山顶视野的开阔,又暗含"站得高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最后两句是感悟:虽然还没谈到海上仙山("三岛"指蓬莱等仙境),但就在这离人间咫尺之遥的山顶,看到的风景已与山下截然不同。这里用"咫尺不同路"巧妙点出:同样的世界,因观察角度不同而呈现完全不同的面貌,暗示着人生境界的差异。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登山体验升华为人生感悟——物理高度改变了视野,精神高度则能改变对世界的认知。那些看似夸张的"山河落掌中""阊阖通天上"的描写,其实都是在表达:当我们突破常规视角,就能发现平凡世界中非凡的壮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