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钱进思粹吴郡
繁雄茂苑侔汉辅,森戟凝香古佳处。
鹓鹭行除半刺贤,万井提封赖摩拊。
公家名德世有人,伯仲于今见伊吕。
妙龄籍甚驰日边,粉闱握兰将振羽。
故为补外便亲养,知已家庭真内举。
画鹢鸣饶催去程,垂虹松江对烟雨。
西北高楼插暮霞,荷芰池光破炎暑。
平分风月助诗兴,一诺无事留公府。
却寻馆娃歌舞地,麋鹿台荒尽禾黍。
剑池古色湛寒泉,响屧采香迷岛屿。
仙鬼遗踪杳茫昧,临赋馀情时访古。
治中别驾称展骥,末俗媕娿讥越俎。
简书狱市抵胡粤,末界马牛视齐楚。
欲了官事儿辈痴,钳柅吏欺租赋簿。
退食萧然绝点埃,亦有佳客酬谈麈。
想席未暖诏已颁,稳上丹墀看布武。
故人贫病寄江湖,一衲蒙头参马祖。
时凭尺素问沉绵,临别索诗愧吴语。
鹓鹭行除半刺贤,万井提封赖摩拊。
公家名德世有人,伯仲于今见伊吕。
妙龄籍甚驰日边,粉闱握兰将振羽。
故为补外便亲养,知已家庭真内举。
画鹢鸣饶催去程,垂虹松江对烟雨。
西北高楼插暮霞,荷芰池光破炎暑。
平分风月助诗兴,一诺无事留公府。
却寻馆娃歌舞地,麋鹿台荒尽禾黍。
剑池古色湛寒泉,响屧采香迷岛屿。
仙鬼遗踪杳茫昧,临赋馀情时访古。
治中别驾称展骥,末俗媕娿讥越俎。
简书狱市抵胡粤,末界马牛视齐楚。
欲了官事儿辈痴,钳柅吏欺租赋簿。
退食萧然绝点埃,亦有佳客酬谈麈。
想席未暖诏已颁,稳上丹墀看布武。
故人贫病寄江湖,一衲蒙头参马祖。
时凭尺素问沉绵,临别索诗愧吴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调任吴郡(今苏州一带)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仕途的期许,也有对江南风物的喜爱,还暗含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赞美吴郡的繁华与历史底蕴 开篇用“繁雄茂苑”形容吴郡像汉代繁华都城一样,官府森严、文化底蕴深厚。提到这里井井有条的治理(“万井提封赖摩拊”),暗示即将到任的官员责任重大。
2. 交代官员调任的背景 这位官员年轻有为(“妙龄籍甚”),本在中央任职(“粉闱握兰”),但为了照顾父母(“故为补外便亲养”)主动请求外调。朋友设宴送别(“画鹢鸣饶催去程”),诗中用“垂虹松江对烟雨”等江南典型意象,渲染出离别的诗意氛围。
3. 想象赴任后的生活 诗人预想朋友到吴郡后:在荷塘边避暑作诗(“荷芰池光破炎暑”),闲暇时探访古迹。特别提到吴王夫差的历史遗迹(“馆娃歌舞地”“麋鹿台”),如今已成农田,暗含“繁华终会消逝”的感慨。而寒泉古剑池等景物,又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4. 表达对朋友的劝勉与祝福 最后叮嘱朋友:处理公务要像快马(“展骥”)般高效,别被琐事牵绊(“欲了官事儿辈痴”)。相信他很快会因政绩突出被召回中央(“想席未暖诏已颁”)。结尾略带幽默——这位朋友临走还索要赠诗,而诗人自谦用吴语写诗不够文雅(“愧吴语”),显得亲切真实。
诗歌亮点: - 将仕途抱负、家庭孝道、朋友情谊巧妙融合 - 用“烟雨垂虹”“荷塘暑气”等画面感强的意象,展现江南魅力 - 通过“麋鹿台变农田”等历史对照,增添哲理深度 - 语言既有官方场合的庄重(如“丹墀布武”),又有朋友间的俏皮(“愧吴语”),层次丰富
李洪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