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问·舟楫
越人生长泽国兮,其操舟也若神。
有习流之二千兮,以沼吴而策勋。
寻笠泽以潜涉兮,北渡淮而会盟。
擅航乌之长技兮,水犀为之逡巡。
浮海救东瓯兮,有握节之严助。
治船习水战兮,荣长锦於买臣。
渡浙江而誓众兮,会稽之内史。
率水棹以拒战兮,凌江之将军。
坐大船若山兮,公苗山阴之杰。
汎波袭番禺兮,季高永兴之人。
想万艘之竝进兮,纷青龙与赤雀。
风帆儵忽千里兮,驾巨浪如飞云。
今竞渡其遗俗兮,习便駊以捷疾。
观者动心骇目兮,相杂袭如鱼鳞。
客曰盛哉舟楫兮,他郡孰加於越。
然而济或不同心兮,请置此而新其说。
有习流之二千兮,以沼吴而策勋。
寻笠泽以潜涉兮,北渡淮而会盟。
擅航乌之长技兮,水犀为之逡巡。
浮海救东瓯兮,有握节之严助。
治船习水战兮,荣长锦於买臣。
渡浙江而誓众兮,会稽之内史。
率水棹以拒战兮,凌江之将军。
坐大船若山兮,公苗山阴之杰。
汎波袭番禺兮,季高永兴之人。
想万艘之竝进兮,纷青龙与赤雀。
风帆儵忽千里兮,驾巨浪如飞云。
今竞渡其遗俗兮,习便駊以捷疾。
观者动心骇目兮,相杂袭如鱼鳞。
客曰盛哉舟楫兮,他郡孰加於越。
然而济或不同心兮,请置此而新其说。
现代解析
这首《越问·舟楫》用生动的画面讲述了古代越人(今江浙一带)高超的驾船技术和水上传奇,就像一部浓缩的水上英雄史诗。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精彩部分:
第一部分:越人是天生的"浪里白条"
开篇就说越人生活在水乡,划船技术出神入化。就像特种部队"习流军"两千人,曾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国复仇。他们能潜水偷渡(笠泽潜渡),也能北上淮河参加会盟,连穿着水犀甲的敌人都怕他们。
第二部分:水上英雄故事集
诗人列举了四位水上牛人:
1. 严助像海上救护队,持节渡海救东瓯;
2. 朱买臣从樵夫逆袭成太守,组建水军;
3. 王羲之(会稽内史)渡钱塘江誓师;
4. 凌江将军指挥水军作战。
还描写了山阴豪杰坐山般的大船打仗,永兴人孙季高跨海奇袭番禺的壮举。
第三部分:古今水上风采
诗人想象当年万船齐发(青龙赤雀等战船)的壮观场面,风帆千里如驾云。如今这些传统演变成龙舟竞渡,观众看得心惊肉跳,像鱼群般拥挤。最后用"同舟共济"的道理点题:船再好,人心不齐也白搭。
全诗妙在:
1. 把历史典故写成热血动作片,画面感极强;
2. 用"潜水特种兵""海上救护队"这类现代比喻理解历史;
3. 从战争到民俗,展现越人"浪里称王"的千年传承;
4. 结尾升华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既炫技又讲道理。
就像看了一场古代水战IMAX电影+龙舟竞速直播,最后还悟出个职场真理:再好的装备,不如团队一条心。
孙因
庆元慈溪人。孙梦观兄。理宗宝庆二年进士。仕至朝请大夫。晚年隐居四明山。博综古今,善属文,尝采会稽遗事作《越问》,以补王十朋《风俗赋》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