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溪①
去年虎尾宽,今年虎尾隘。
去年东螺乾,今年东螺浍。
大宗盛时支子依,支子若强⑴大宗坏。
馀流附入阿拔泉,虎尾之名犹⑵相沿。
阿拔之源⑶阿里山,虎尾之源水沙连。
譬如兄弟阋墙变,却于异性⑷共周旋。
水有源头木有本,不信但看棠棣篇(黄美娥编校)。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并含有深刻哲理的诗词。让我们逐句分析:
1. “东螺虎尾之分派,北流西折而联界。”
这句描述了地理景象,可能是某个地方河流的走向。东螺和虎尾可能是两个地方的名称,河流从这里分流,然后向北流又向西转,连接其他地域。
2. “去年虎尾宽,今年虎尾隘。去年东螺乾,今年东螺浍。”
这里诗人描述了时间的变迁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去年的虎尾溪宽阔,今年却变得狭窄。东螺的情况也是如此,去年干旱,今年却泛滥。这种变化显示了自然界的无常。
3. “大宗盛时支子依,支子若强大宗坏。”
这两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大宗可能指的是主要的事物或者现象,支子则是辅助的或者次要的。在主要的事物兴盛时,次要的事物会依附它;但如果次要的事物变得强大,那么主要的事物可能会被破坏。这就像自然界中的平衡,任何一方的过度强大都可能打破这种平衡。
4. “馀流附入阿拔泉,虎尾之名犹相沿。”
剩余的流水汇入阿拔泉,虎尾的名称仍然被沿用。这里再次强调了自然景象的变化,即使有所改变,名称仍然保持不变。
5. “阿拔之源阿里山,虎尾之源水沙连。”
这两句说明了河流的源头。阿拔泉和虎尾溪的源头分别是阿里山和水沙连。源头是河流开始的地方,也是一切事物的起源。
6. “譬如兄弟阋墙变,却于异性共周旋。”
这两句以兄弟间的纷争和和解作为比喻,说明了自然界中看似矛盾和对立的事物,实际上可能有紧密的联系和互动。即使有时发生争执和冲突,最终仍然可以共同生存和合作。
7. “水有源头木有本,不信但看棠棣篇。”
这里的“水有源头木有本”意味着事物都有其起源和发展的基础。“不信但看棠棣篇”可能是指通过某种方式(如阅读、观察等)去了解事物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棠棣篇可能是相关的历史、传说或者故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自然界的无常和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存关系。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