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集石浪庵山楼

不尽湖中浪,翻光上石坡。
风过仍叠巘,云涌更层波。
客杖穿螺黛,僧房锁薜萝。
楼高衔日月,窗小纳山河。
梅信先伸约,松声欲和歌。
招携同谢朓,结契及维摩。
击钵诗成未,擎杯兴若何。
几番吟社里,佳景上方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风景秀丽的山楼,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诗人的心境。让我们一起来分析欣赏这首诗的每个部分。

首联“不尽湖中浪,翻光上石坡”,诗人从湖面的波浪写起,波浪的光芒反射到山坡上,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水波粼粼的湖光山色图。

颔联“风过仍叠巘,云涌更层波”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动态美,风吹过,山峦仿佛一层层叠加;云涌动,增添更多的波澜。这里传达出一种动态的美,让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颈联“客杖穿螺黛,僧房锁薜萝”引入了游客和僧人的身影,通过客人的竹杖穿透了绿色的山坡,以及僧房被藤蔓覆盖的画面,增加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使画面更加丰富生动。

颔联“楼高衔日月,窗小纳山河”进一步赞美了这座山楼的高峻,并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它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即便是小小的窗户也仿佛能包容整个山水。

接下来,“梅信先伸约,松声欲和歌”中,诗人借梅花报春的信息和松涛的声音,表达了对春天和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期待。

尾联“招携同谢朓,结契及维摩。击钵诗成未,擎杯兴若何。几番吟社里,佳景上方多”中,诗人提到了古代文学家谢朓和维摩诘,并以他们为参考,表达了自己与友人结契深厚、共同吟诗作赋的乐趣,以及对美好自然景色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与友人共同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同时,借助古代文学典故,增加了诗的深度和文化底蕴,使得这首诗更加耐人寻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