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曾经身居高位、如今担任地方要职的官员写的自我感慨。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身份转变的对比
开头两句用"昔为"和"今作"形成鲜明对比:过去是中央政府的宰相("宰辅"),现在成了地方军事长官("元戎")。就像从国家部委领导调任省级军区司令,虽然都是高官,但工作性质完全不同。
2. 工作状态的描写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了他的工作日常:要操心百姓生活("万里苍黔渐受赐"),要维持地方安定("一方清晏"),整天忙得军旗("红旆")在阳光下翻飞。最有趣的是"紫宸杳杳"这句,说中央朝廷像在天边那么远——暗示自己现在远离权力中心。
3. 自我安慰的心态
最后两句带着点小得意:像我这样既当过宰相又当过大将的人可不多见("将相官荣如我少"),所以不用老想着敬酒讨好别人("不须频献手中杯")。这其实是给自己打气,虽然不在中央了,但地方工作同样重要。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作者用朴实的生活化比喻(如把朝廷比作"杳杳"的远方),把一个官员调职后的复杂心态写得真实可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新工作的责任感,最后还能自我开解,展现了中国古代官员典型的多面心理。
向敏中
(949—1020)宋开封人,字常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吉州通判,历淮南转运副使、户部判官、权判大理寺。知广州,召为工部郎中,以廉直超擢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明辨有才略,遇事敏速,凡二边道路、斥堠、走集之所,莫不周知。真宗咸平初,拜兵部侍郎,参知政事。天禧初,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真宗朝未尝除仆射,此为殊命,敏中略无喜色,如处平昔,门阑寂然,宴饮不备。三年进左仆射。性端厚多智,谙晓民政,善处繁剧。卒谥文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