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楼联
侍金銮,谪夜郎,他心中有何得失穷通,但随遇而安,说甚么仙,说甚么狂,说甚么文章声价,上下数千年,只有楚屈平、汉曼倩、晋陶渊明,能仿佛一人胸次;
踞危矶,俯长江,这眼前更觉天空地阔,试凭栏远望,不可无诗,不可无酒,不可无奇谈快论,流连四五日,岂惟牛渚月、白伫云、青山烟雨,都收来百尺楼头。
踞危矶,俯长江,这眼前更觉天空地阔,试凭栏远望,不可无诗,不可无酒,不可无奇谈快论,流连四五日,岂惟牛渚月、白伫云、青山烟雨,都收来百尺楼头。
现代解析
这首《太白楼联》写得非常豪迈洒脱,核心是在赞美李白的旷达人生境界,同时借登楼远眺的体验,抒发自己向往自由的心境。
上联用李白的人生经历开篇——他当过皇帝身边的翰林,也被流放过夜郎,但根本不在乎得失成败。作者认为李白这种"随遇而安"的态度超越了"神仙""狂傲""文名"这些世俗标签。接着用三个历史人物作对比:屈原(执着)、东方朔(诙谐)、陶渊明(淡泊),说他们各自只体现了李白的一个侧面,可见李白胸襟之博大。
下联转到登楼体验:站在高耸的矶石上俯瞰长江,顿觉天地开阔。这时候必须要有诗、有酒、有畅快的高谈阔论才够尽兴。最后把当地四大胜景——牛渚的月色、白伫山的云彩、青山的烟雨,连同这座百尺高楼,都写成可以打包带走的"精神收藏品"。
全篇最精彩的是把李白"活得通透"的精神,和登楼时"万物皆备于我"的畅快感完美融合。作者不是在单纯写风景,而是通过李白这个榜样,告诉人们:只要心胸开阔,任何处境都能活出诗意,天地万物都能成为你的精神财富。这种将历史人物、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打通的写法,读来特别痛快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