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惠山翠麓亭周围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的感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
首句“山势丛丛向北盘”,描述了惠山的山势如同盘绕的龙一般,从不同方向向北延伸。诗人仿佛站在山脚下,仰望这些蜿蜒的山脊,感受到了惠山的雄伟与神秘。
“高僧平日为开轩”,这里的高僧指的是惠山上的和尚。诗人说,平时高僧为了方便游客,特意在亭子周边开辟了游园小道。这表明惠山上的僧人非常乐于接待访客,愿意为大家提供方便。
“莫嫌长有车马到,真爱都无鸟雀喧”,这两句展示了山林之静与繁忙的对比。虽然车马络绎不绝,但这里却很少有鸟雀的喧闹声。这里隐含了一种宁静的自然之美,与世俗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诗人似乎在说,这里虽然游客很多,但并不显得嘈杂,反而增添了一份宁静的美感。
“剩长松篁留日脚,少移桃杏破云根”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美景。诗句中的“长松篁”指的是长青的松树和竹子,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似乎留下了斑驳的光影。而“桃杏破云根”则是在说,一些桃树和杏树破开了云层,让阳光透过云层洒落下来,仿佛山中自有一片桃源仙境。
“十年往返未曾厌”,诗人表达自己多次游览惠山,每次都能感受到不同的风景,却从未感到厌倦。这不仅表现了惠山的魅力,也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
最后一句“煮茗尝泉到酒樽”,则是诗人游览惠山时的真实体验。雅致的煮茶、品尝泉水和饮酒,这既是一种生活享受,也是一种精神享受。
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惠山的秀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