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庆宫观刘銮塑像

北方塑设技最工,阿泥哥与刘元同。
惟銮成佛亦妙手,遗像尚留天庆宫。
入门肃客两道士,启钥导我廊之东。
三间配殿制轮奂,灵衣羽扇瞻仙容。
有元及今五百载,黍离板荡一再逢。
土偶岂有金石固,历劫不受兵燹攻。
依然髹质独完好,岂非呵护邀神功。
当年绝艺称秘监,岁月虽远精神通。
道园别有《正奉记》,是銮非元宁相蒙。
君不见《陵川集》语可证误,四贤祠内先有刘銮塑。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在天庆宫看到元代雕塑家刘銮的塑像后发出的感叹。全诗用大白话可以这样理解:

开头说北方雕塑技术最厉害的有两个人——阿泥哥和刘元。但刘銮的佛像也做得特别好,他的作品现在还保存在天庆宫里。接着描写参观场景:两个道士带着作者开锁进殿,在东边配殿看到保存完好的塑像,仙人模样的塑像还拿着羽毛扇子。

然后发出感慨:这些泥塑从元代到现在500年了,中间经历过多次战乱("黍离板荡"指国家动荡),泥巴做的东西本来不如金属石头结实,却偏偏没被战火毁坏。这难道不是有神灵在保护吗?

最后澄清一个误会:有人说这些塑像出自著名雕塑家刘元之手,但作者通过查资料(引用《陵川集》)确认其实是刘銮的作品。就像四贤祠里的塑像,也是刘銮做的。

这首诗的亮点在于:
1. 用对比手法,把刘銮和当时最著名的雕塑家相提并论,突出其技艺高超
2. 通过"泥塑保存500年"的奇迹,侧面赞美雕塑的艺术价值
3. 结尾像侦探破案一样,用史料纠正了常见的错误认知
4. 让读者感受到:好的艺术品能穿越时空,连战火都舍不得摧毁它

0